安徽科技項目申報資訊
兩化融合獎補!安徽省16市兩化融合貫標申報條件流程和認定補貼、周期價格匯編指南
兩化融合獎補匯編如下,安徽省16市兩化融合貫標申報條件流程和認定補貼、周期價格匯編指南輔導,詳情如下,合肥市以及阜陽市、六安市、安慶市、池州市、亳州市、宿州市、馬鞍山市、黃山市、宣城市、淮北市、淮南市、蚌埠市、銅陵市、蕪湖市、滁州市各地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您解答指導!
免費指導熱線:19855109130(可加v)
專業做項目申報12年,申報經驗非常豐富,有很多大企業成功案例!小編可以為您帶來關于高新技術企業、商標軟著專利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企業、老字號、新產品、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排名、SEO優化等眾多項目輔導規劃。
安徽省16市兩化融合貫標申報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的企業,具備一定規模和基礎的工業化水平,財務狀況和運營情況良好;以求企業是真實運行的。
2.兩化融合工作具備良好基礎,成效比較顯著,對建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有需求;企業正在使用的管理體系程序文件(含手冊、控制程序、記錄文件)和公司各部門制度整套電子版。
3.企業所屬行業:生產制造類型企業,不限制產品所屬行業;制造型企業,有辦公場地和生產車間(審核老師會到現場查看)。
4.企業銷售收入&企業人數:體系對銷售收入沒有具體要求;對人數和營收沒有太大要求,但是也不能差,建議是在年營收300萬以上企業,人數在15人以上;如果企業限定在50-100人左右,銷售收入一般將達到在2000萬以上;雖然兩化融合不限制企業規模,為了增加通過率,兩化融合需要對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進行優化,部門配置要齊全,至少有生產部、財務部、采購部、銷售部、庫管部。
5.企業現有的信息化系統或者將要上的信息化系統:企業要有信息化系統,比如ERP、MES、PLM、PDM、SAP、DCS或者集成控制平臺、設備安全管理軟件等,軟件使用情況要滿足最基本的進銷存功能,單獨財務軟件或者OA行政管理軟件不能做。其中常見的信息化軟件包括:MES(生產制造執行系統)、ERP(企業資源管理計劃系統)、PLD/PDM(企業產品設計研發生命周期管理的軟件)、設備安全管理軟件(煤礦、化工行業安全保障設備管理類型的軟件)、外貿訂單銷售管理(進行銷售管理的軟件)、其他企業特有的能提高生產力,降本增效的各種信息化系統運行全流程圖片及系統操作界面截圖展。
6.財務的持續保障:兩化評定的可持續競爭優勢,需要公司能進行資金保障,要求企業近兩年對信息化工業化有資金投入(包括生產設備、信息設備、服務器、各種培訓服務等)。
7.信息化安全方面:此項是需要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最好有獨立的機房或者機柜,保障外人不能隨意破壞竊取服務器數據。如果企業系統是云端部署,無獨立機房也可以。
安徽省16市兩化融合貫標申報流程
一、貫標啟動
1、召開貫標工作啟動會
2、制定貫標工作實行方案
3、標準直貫/解讀/實施培訓
二、現狀調研及差距分析
1、現場調研
2、診斷對標
3、差距分析
三、文件體系策劃及發布
1、建立企業兩化融合組織體系
2、確認兩化融合方針
3、體系文件策劃
4、體系文件編寫及發布
四、新型能力(體系)策劃
1、識別和確定新型能力(體系)
2、確定新型能力的價值效益目標
3、過程管控機制策劃
4、系統性解決方案策劃
5、治理體系策劃
五、新型能力實施與運行
1、制定并發布試運行方案
2、系統性解決方案實施
3、治理體系建設完善
4、匹配規范化與協調優化
六、評測和改進
1、診斷對標、監視與測量、考核
2、內部審核、管理評審
3、評價和優化調整體系文件
4、糾正與防范措施
七、分級評定
1、確定申請能力類別
2、確定申請評定等級
3、選擇具有相應等級服務能力的評定機構
4、分級分類進行評定申請
5、接受分級評估審核服務
6、進行問題整改
八、體系保持和持續改善
1、獲證后按規定應用分級評審結果
2、獲證后的體系保持和持續改善
3、打造與不同能力或者更高能力等級相對應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
安徽省16市兩化融合貫標認定獎補補貼
合肥各地兩化融合貫標申報獎補獎勵匯編
安巢經開區(本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有效期2年)
對新通過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的企業,給予一次性20萬元獎勵。
包河區(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有效期2年)
對新獲評國家級、省級"5G+工業互聯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等方面的典型應用、優秀案例等標桿示范企業或項目,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補。
巢湖市(自2021年1月1日執行,有效期暫定3年)
對新通過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給予企業30萬元一次性獎勵。
肥東縣(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有效期2年)
對當年新認定的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
高新區(自2022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有效期2年)
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工業設計中心、新引進的工業設計中心總部,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
對首次認定的省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服務型制造示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信息消費示范項目、服務業集聚區、特色商業街區,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
廬江縣(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有效期2年)
對新通過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A、AA的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評定AAA及以上的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
蜀山區(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執行,有效期 2 年)
對當年新評定的省、市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 業,分別給予 10 萬元、5 萬元一次性獎勵。
瑤海區(本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執行,有效期1年)
對新評定為省級、市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
長豐縣(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對新認定的省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的工業企業給予最高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當年評定的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
阜陽市各地兩化融合貫標申報獎補獎勵匯編
市級(2024年發布)
獲評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證書的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市級政策對當年獲評省級5G工廠試點、“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稱號的企業和園區給予10萬元獎勵;省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試點企業給予1萬元獎勵;數字化轉型標桿示范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
潁上縣(2023年發布)
對通過兩化融合、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數據安全管理等國家標準貫標的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獲批的國家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
淮北市各地兩化融合申報認定獎補補助
市級(2021年發布)
對實施“深度上云”并通過評定的企業,給予1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新獲得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工業互聯網類試點示范企業和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分別給予國家級50萬元、省級3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新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新獲得優秀工業APP和工業APP創新應用示范、工業APP優秀解決方案的企業,分別給予國家級20萬元、省級1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杜集區(2022年發布)
支持兩化融合。對實施“深度上云”并通過評定的企業,給予0.5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獲得優秀工業APP和工業APP創新應用示范、工業APP優秀解決方案的企業,分別給予國家級10萬元、省級5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烈山區(2021—2023年)
對新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給予 10 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亳州市各地兩化融合申報認定獎補
市級(2021年發布)
新認定的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市財政一次性獎勵50萬元。(亳政秘〔2020〕59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咨詢電話:5539632)
通過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的企業,市財政一次性獎勵20萬元
滁州市各地兩化融合申報認定獎補
市級(2025-01-16發布,有效期2年)
支持兩化融合發展。支持企業對照國家數字化轉型新型能力體系標準開展評估工作,對評估等級在3A、4A、5A級的企業,由市財政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淮南市各地兩化融合申報認定獎補
市級(2022—2023年)
對通過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20萬元。對新獲批國家級或省級“5G+ 工 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典型應用、優秀案例及解決方案等企業,按照與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原則,分別給予不超過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黃山市各地兩化融合申報認定獎補
市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試行兩年)
支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對兩化融合評定等級達到1A、2A、3A及以上的,分別獎勵15萬元、20萬元、25萬元。
黃山區(2022年發布)
對新認定的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企業、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范項目企業、國家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企業分別獎勵15萬元;對當年通過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企業獎勵10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分別獎勵30萬元、20萬元;對新認定的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分別獎勵15萬元、10萬元;對新認定的省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企業獎勵10萬元
徽州區(2023年3月14日發布)
獎勵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企業10萬元。
祁門縣(2020年發布)
對新認定的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企業、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范項目企業、國家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企業分別獎勵10萬元;對當年通過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企業獎勵5萬元。
歙縣(自2023年1月1 日起實施,執行至2025年 12月31 日)
對新認定的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企業、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企業、國家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企業一次性各獎勵15萬元。對當年符合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的企業,按照A、AA、AAA及以上分別獎勵5萬元、8萬元、10萬元。
黟縣(2021年發布)
對當年通過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企業獎勵10萬元。
馬鞍山市各地兩化融合申報認定獎補
市級(2022年)
對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工業互聯 網、大數據產業等領域的省級試點示范企業(項目)給予 50 萬 元一次性獎補。
蕪湖市各地兩化融合申報認定獎補
市級(2024年發布)
對規上制造業企業當年設備(生產設備及工業軟件)購置額超過4000萬元(不含稅)或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當年設備購置額超過2000萬元的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技術改造項目,對其設備投入最高按照不超過5%給予獎補。其中,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或工業互聯網平臺貫標的企業,對其軟性投入最高按照不超過8%比例進行獎補。單個項目最高獎補500萬元。
市級(2020年發布)
對新通過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的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認定的省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補。
市級(本政策自2022年度起施行,有效期2年)
對認定并驗收合格的國家級、省級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試點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30萬元。
宿州市各地兩化融合申報認定獎補
市級(2024年發布)
市級對通過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1A(2A)、3A、4A、5A評定的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25萬元、35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補。
靈璧縣(成立時間應以每個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對獲得安徽省“專精特新”企業、兩化融合示范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精品、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等稱號的,縣政府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
宣城市各地兩化融合申報認定獎補
市級(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鼓勵企業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估認證,對新獲得國家數字化轉型新型能力體系評估認證的3A、4A、5A級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10萬元和20萬元。
安慶市各地兩化融合申報認定獎補
太湖縣(本政策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執行,有效期一年)
對當年獲得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新一代 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的企業,給予企業 20 萬元 一次性獎勵;
望江縣(到2021年)
對當年通過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的企業,給予獎補30萬元;對當年獲得省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企業、“信息消費試點”企業、“信息消費體驗中心”企業稱號的,每戶給予獎勵10萬元;對當年獲安徽省制造業高端品牌培育企業的,給予獎勵10萬元。
宿松縣(2021年發布)
獲得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企業、省級數字化車間稱號的,一次性獎勵20萬元;支持企業對照國家數字化轉型新型能力體系標準開展評估工作,對評估等級在3A、4A、5A級的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20萬元、50萬元。
桐城市(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的企業,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補
安徽省16市兩化融合貫標認定周期
兩化融合貫標的申報周期通常為6-8個月。以下是詳細的實施流程:
貫標前期:從合同簽訂到體系文件發布的階段,大約需要30天。
體系試運行:體系文件進入運行階段,持續3個月。
內審:試運行結束后進行,組織各部門進行內部審核,并對審核出的不符合項目進行驗證,大約需要10天。
管理評審:組織相關部門和領導進行管理評審,大約需要7天。
評定機構現場審核:由評定機構指派審核專家進入企業,對現場進行巡視、所涉及的文件進行查證,A級項目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連審,共4天。
合規性審查:評定機構對現場評審老師所提交的材料進行合規審查,大約需要7-15天。
專家復核:由行業專家對申報材料進行復審,大約需要15天。
公示:專家復核通過后進入項目公示期,共15天。
簽發證書:公示結束后由機構制作紙質證書郵寄企業,大約需要7-15天。
這個周期涵蓋了從準備到最終認證的整個過程,確保企業能夠系統地實施兩化融合管理體系。
安徽省16市兩化融合貫標認定價格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費用支出主要包含兩個部分∶
1,貫標咨詢輔導費用(由貫標咨詢輔導機構收取)
2,貫標認證審核費用(由具有認證資格的第三方評定機構收取)貫標咨詢輔導費用的收取依據主要以企業的實際情況、信息化建設基礎以及企業地域差別(是否需要輔導老師長期出差指導)等因素影響,資費略有差別。
貫材認證審核費用一般固定收取,如果企業在第三方貫標認證審核機構選擇上有困難的話可以找貫標輔導機構推薦家適合企業的機構。
以上就是小編將為大家具體講解的內容,希望會對大家有個幫助!有任何項目問題都可以找小編指導。
需要咨詢高新技術企業、軟著專利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企業、老字號、新產品、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掛牌、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排名、SEO優化等更多政策項目的請直接聯系漁漁:
免費咨詢:19855109130,微信同號,為您解答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