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項目申報資訊
2024年未組織申報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安徽省發展改革委正按照國家級創新平臺序列調整要求,擬將“省工程研究中心”對應調整為“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并起草形成了《安徽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管理辦法》初稿。即將啟動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申報工作,申報單位可根據本文提前做好規劃!2025年安徽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原工程研究中心)申報指南!小編現將政策項目申報事宜總結如下,如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為您解答指導!
免費咨詢電話:18715034835(微信同號)
安徽、湖南、湖北、江蘇、陜西、四川等多地設立分公司,沒分公司的地市可代寫材料!專業做項目申報12年,申報經驗非常豐富,有很多大企業成功案例!小編可以為您帶來關于高新技術企業、商標軟著專利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企業、老字號、新產品、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排名、SEO優化等眾多項目輔導規劃。
一、什么是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
安徽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是以創新成果工程化、產業化為目標,組織開展滿足市場需求的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和現代工程技術研發與轉化,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的創新平臺,是我省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工程化中心建設的主要原則是:
(一)突出需求導向。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超前布局等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中的重大需求,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前瞻性、引領性布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引導工程化中心承擔研發任務、實施研發項目,共同突破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共同推進創新成果的推廣應用。
(二)突出協同創新。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合作,推動形成以企業為主體,高校、科研院所、創新服務機構等主體高效協同的創新組織體系。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進自主攻關產品迭代升級和推廣應用,使更多科技成果從樣品變成產品、形成產業,加快搶占新領域新賽道。強化應用牽引,引導高校院所圍繞產業需求和工程化導向,優化調整學科專業設置或研究方向,增加精準匹配產業需求的高質量科研供給,在優勢專業領域深度挖掘科研成果市場價值,加速推動成果產業化。
(三)突出服務賦能。創新政府服務和管理方式,實施清單化管理,制定關鍵核心技術指標、成果形式、產業化應用“三個清單”,圍繞清單落實,推動技術、人才、場景、數據、資金、項目等創新要素集聚融通,為創新平臺提質增效助力賦能。
(四)突出機制牽引。建立創新平臺梯次培育機制,通過“納庫培育+直接認定”相結合的方式分級分類指導培育。采取“即申制”等靈活柔性的方式組建,通過主動謀劃、重點發掘與廣泛征集等方式提前布局。構建企業與科研機構、科研人員協同創新、利益分享機制,健全各方共建單位緊密合作的內在動力機制,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工程化中心的主要任務包括:
(一)技術攻關和試驗研究。研判市場需求及產業態勢,積極承擔國家和本省有關部門委托的研發任務,重點開展關鍵共性技術和現代工程技術研發,持續進行技術攻關,解決關鍵技術難題,在基礎材料、關鍵工藝、核心元部件、系統集成等方面取得突破。支持布局開展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
(二)成果工程化。以工程化應用和產業化落地為目標,開展成果轉化需求分析、方案設計、試驗驗證、標準制定,建設概念驗證平臺、中試基地等,提升技術熟化、工程化放大、試驗檢測、可靠性驗證能力,持續不斷地為規模化生產提供相對成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和新裝備。
(三)人才引育和培養。制定人才引育機制,加速高端人才集聚。打通引才引智通道,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對接合作,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大力引進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為行業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工程技術研究與管理人才。
(四)場景創新服務。圍繞技術應用示范和產品迭代升級,豐富創新新技術、新產品綜合性應用場景,推動行業領域新場景加速涌現。行業龍頭企業牽頭建設的工程化中心積極開放新技術、新產品驗證應用的場景機會。高校院所承擔的工程化中心要聚焦產線、行業、用戶等維度深挖場景需求,形成服務產業升級、社會治理等方面場景能力。
(五)對外交流合作。以工程化中心名義,開展技術協作、項目合作、人才交流、展覽展示、賽事活動、學術論壇等多種形式的國際與國內合作與交流,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引進、消化、吸收與創新。
四、培育認定申報流程及評價標準
(一)工程化中心牽頭建設單位編寫工程化中心申請報告,按屬地原則報設區市發展改革委初審,通過初審后報省發展改革委復審,省發展改革委委托第三方機構,依據工程化中心認定指標體系對工程化中心進行綜合評價。
(二)工程化中心采取“即申制”,省發展改革委常態化接受申報,根據評價情況,予以集中認定。
根據綜合評價結果,工程化中心按照以下兩類予以管理。
(三)直接認定。對綜合評價80分及以上的,正式認定為工程化中心。
(四)納庫培育。對綜合評價60分以上、低于80分的工程化中心,納入培育庫。培育期原則上不超過一年,培育期內,省發展改革委全程跟蹤指導,幫助提升建設條件和能力。培育期滿,經評估達到 80 分以上,予以正式認定。未能通過正式認定的,不再列入培育名單。
(五)培育和認定的工程化中心經省發展改革委門戶網站公示五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正式公布名單。
(六)認定的工程化中心統一命名為“安徽省XX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XX 指相關細分行業名稱。
(七)認定的工程化中心須制定關鍵核心技術指標、成果形式、產業化應用“三個清單”,報省發展改革委備案,作為定期調度評估的依據。
安徽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認定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單位) |
權 重 |
引領性( 15%) |
技術先進性 |
技術水平和發展潛力 |
10 |
行業帶動性 |
對支撐國家、安徽省戰略任務和重點工程實 施,以及促進行業發展的帶動性 |
5 |
|
基礎能力(20%) |
研發投入 |
近三年平均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 萬元) |
5 |
資源整合能 力 |
近三年開展產學研合作的主體類型(類) |
2 |
|
平臺支撐 |
儀器和設備原值( 萬元) |
2 |
|
科研場所面積(平方米) |
2 |
||
人才隊伍 |
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數(人) |
2 |
|
科技項目 |
全部在研項目數(個) |
2 |
|
其中:產學研合作項目數(個) |
1 |
||
知識產權 |
近三年被受理的發明專利申請數(件) |
3 |
|
獲獎 |
近三年省部級以上獲獎數(項) |
1 |
|
工程化和產業化( 50%) |
收入 |
近三年技術性收入/新產品銷售收入( 萬元) |
10 |
成果 |
近三年形成新產品新技術數(項) |
10 |
|
行業貢獻 |
近三年形成國際、國內和行業標準數(個) |
2 |
|
近三年形成的綜合性應用場景(個) |
5 |
||
近三年舉辦或承辦國際、國內技術成果交流、 推介活動(次) |
3 |
||
近三年培養( 引進)專業技術人員(個) |
10 |
||
近三年對行業直接經濟效益( 萬元) |
10 |
||
體制與規劃 ( 15%) |
體制與機制 |
治理結構、運行管理、人才激勵、成果轉化和 合作交流機制 |
5 |
規劃與目標 |
任務目標、發展規劃及實現可能性 |
10 |
五、支持政策
對納入培育和認定名單的工程化中心,給予以下政策支持。
(一)對具備公共服務能力的工程化中心中試項目,按其固定資產投入(不含土地投入)的20%予以補助,省級最高補助 500 萬元。
(二)制定并集中發布工程化中心場景機會清單和能力清單。分行業領域組織場景路演對接活動,遴選工程化中心新技術、新產品向社會宣傳推介。
(三)將工程化中心融資項目納入省項目融資對接服務平臺科技強省板塊,常態化開展線上融資對接,按需開展線下融資對接活動。
(四)組織工程化中心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高水平研究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開展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
(五)組織協調正式認定的工程化中心主任享受省高層次D 類人才政策。
六、安徽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申請報告編制提綱
(一)建設背景及意義(2000 字以內)
1.申請的技術領域當前急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2.擬建中心對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發揮的作用。
(二)依托單位基本情況
1.依托單位概況。依托單位需說明注冊時間、注冊地點、經營情況、主要產品和服務等。如有共建單位,請說明建設分工。
2.科技成果產業化情況。依托單位需說明近3年相關技術成果工程化、產業化情況。
(三)主要任務與目標(2000 字內)
1.發展方向與思路,近期及中長期發展目標。
2.主要任務,包括擬突破的技術方向,工程化、產業化路徑。
3.成果轉化方式或技術服務方式。
(四)管理與運行機制(2000 字以內)
1.機構設置與職責。
2.資金保障機制。
3.人才激勵、成果轉化激勵和知識產權運營等管理制度。
(五)附件
以上是2025年安徽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原工程研究中心)申報事宜,有任何問題都可咨詢小編!
(高新技術企業、軟著專利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企業、老字號、新產品、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掛牌、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排名、SEO優化等更多政策項目的請直接聯系葛先生:
免費咨詢:18715034835,微信同號,為您解答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