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科技項目申報資訊
截止目前巢湖市農林牧漁業在冊企業1054家,采礦業48家,制造業3010家,電熱燃水生產供應業103家,建筑業2231家,批零業3582家,運輸倉儲郵政業198家,住宿餐飲業333家,信息軟件及技術業490家,金融業229家,房地產業643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069家,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446家,水利環境設施管理業190家,居民服務業314家,教育業394家,衛生和社會工作機構154家,文體娛業536家,公共管理機構674家。
依據目前在冊企業分布,根據三年行動計劃目標:
1.培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比例1∶1054。
2.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比例1∶105.4。
3.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比例1∶10.54。
指導思想
1.背景:省市相關工作部署和巢湖經開區“2346”發展戰略規劃。
2.實施:全面實施“企業能級躍升蝶變工程”。
3.目的:推進全區企業走“專精特新高”發展道路,增強發展后勁和核心競爭力,為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筑牢新發展格局安全底線提供重要支撐。
行動目標
聚焦3個"1"發展目標,力爭到2024年:
1.培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1家。
2.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
3.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0家。
4.專精特新高企業年均產值增速高于規上工業年均增速10個百分點。
5.專精特新高企業上市掛牌實現“零”突破。
重點任務
(一)中小企業梯隊成長行動
構建梯度培育體系
建立健全區級“專精特新高”企業、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國家“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四級標準體系和評價機制,加強分類指導、分級培育。加快制定“專精特新高”中小企業培育支持政策。
建立區級培育庫
建立區級“專精特新高”企業培育庫,對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或研發投入占比高于3%,且符合“專精特新高”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做到“應報盡報”“應入盡入”。力爭到2024年,全區擁有省“專精特新”企業50家,市專精特新企業80家,區專精特新企業100家。
(二)創新能力提升行動
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爭到2024年:
1.專精特新高企業戶均研發投入占比超過4%。
2.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現省級以上研發機構全覆蓋。
推進孵化載體建設
1.將培育專精特新高企業數量作為孵化載體績效評價的重要指標。
2.新增3家孵化器、眾創空間等。
推動知識產權強企
組織企業開展專利布局、協同創新、集成攻關,支持具備高價值專利或發明專利的企業推動專利技術轉化,力爭到2024年國家專精特新高企業戶均高價值或發明專利不少于1件。
(三)質量品牌建設行動
推進全面質量管理
綜合運用標準、計量、認證許可和檢驗檢測等手段,探索專精特新高企業質量品牌培育路徑。
1.支持專精特新高企業爭創質量獎、皖美品牌、“安徽精品”等榮譽稱號。
2.組織專家團隊為專精特新高企業開展質量現場診斷和技術幫扶活動。
強化自主品牌培育
1.支持專精特新高企業優化商標品牌管理體系。
2.組織開展“廣告助企”活動,力爭到2024年全區創建10市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市級以上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實現“零”突破。
(四)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行動
加快數字化應用
開展“數字畫像”服務,建立“一企一檔”數字檔案,力爭到2024年新增兩化融合貫標企業5家、上云企業超100家。
培育標桿企業
支持專精特新高企業開展集成應用創新,爭創市級以上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力爭到2024年:
1.支持專精特新高企業優化商標品牌管理體系。
2.創建市級以上智能工廠5家。
3.市級以上數字化車間超50個。
4.形成具有影響力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新場景2個。
5.力爭每條重點產業鏈打造一個“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
提升智能裝備水平
引導專精特新高企業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實施智能化改造,提升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每年滾動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不少于10項。
(五)綠色低碳示范行動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支持專精特新高企業開展節能診斷、實施綠色化改造、開發綠色技術(產品)、建設綠色工廠,培育綠色發展領軍企業,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財稅政策支持、優化環境管理服務、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力爭到2024年:
1.建成綠色工廠1家。
2.實施綠色化技術改造項目3項。
優化環保評價和執法機制
嚴格按照《安徽巢湖經濟巢湖經開區項目準入制度》壓縮審批時限,為專精特新高企業提供政策宣傳和服務指導。將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高企業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減少檢查頻次。
(六)人才隊伍建設行動
支持企業引進人才
每年幫助專精特新高企業精準引育各類人才不少于300人。對專精特新高企業新引進的領軍人才(團隊)、創新創業團隊、優秀博士、碩士(副高職稱、高級技師)、本科(技師)、大專(高級工)等,優先推薦享受各級相應人才政策待遇。支持專精特新高重點企業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進博士后研究人員。
培養復合型人才隊伍
加強專精特新高企業各類人才培養。組織支持專精特新高企業負責人培訓,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每年舉辦不少于2期企業管理提升培訓班。支持專精特新高企業與各類院校開展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培養新型學徒制技能人才。每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000人次以上。舉辦“專精特新高勞動技能競賽”等活動,推動更多技能人才脫穎而出。
(七)財稅金融促進行動
加大資金支持
發揮政府類投資基金引導作用,鼓勵社會資本組建專精特新高企業培育基金,加大對專精特新高企業投資力度。制定專精特新高企業發展支持政策,設立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優化稅收服務
開展稅收服務“春雨潤苗”專項行動,落實落細各項減稅降費優惠政策,深化“銀稅互動”合作,為專精特新高企業提供個性化精細服務,建立需求響應機制,確保稅費政策直達快享、應享盡享。
(八)平臺載體建設行動
打造專精特新高企業集聚區
依托工業集中區、產業園區、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等,加大專精特新高企業引培力度,形成一批專精特新高企業聚集發展的先導區、示范區,構建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
培育專精特新高企業服務平臺
加強線上線下資源整合,完善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相結合的服務體系,調動示范平臺(基地)、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社會團體力量,遴選一批優質機構和資源,為專精特新高企業提供專業化、定制式服務。
扶持措施
鼓勵企業數字化投入
對于升級改造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存量工業企業,在省市獎補基礎上,對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分別給予設備投資額的1%、3%、5%的額外區級補貼(對同一企業獲不同榮譽的,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享受獎補)。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在市級認定的上云服務單位購買上云服務的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給予上云企業服務器托管費用30%,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10萬元。
例:A企業當年獲省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稱號且升級改造投資達700萬元,則A企業在省市獎補基礎上,可享受35萬元的額外區級獎補。B企業當年獲省專精特新企業稱號且在市級認定的上云服務單位購買上云服務,若總計支付服務器托管費用20萬元,則給予6萬元獎補,若總計支付服務器托管費用50萬元,則給予10萬元獎補。
激勵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對于當年新認定的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20萬元、30萬元。
例:A企業當年新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在國家、省市獎補基礎上,可享受30萬元的額外區級獎補。
支持企業人才引進
對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在申報各類高層次人才、職稱認定審核過程中,給予企業優先推薦的綠色通道,確保企業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應報盡報。
鼓勵企業技術創新
對當年新認定的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經認定的重點研發項目,當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前)超過500萬元以上的,給予項目年度研發投入1%的補助,單個企業年補助總額不超過20萬元。對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計劃項目的“專精特新”企業,按項目給予其所獲國家撥款額5%的配套獎勵,最高不超過30萬元。
例:A企業當年新認定為省專精特新企業,經認定的重點研發項目,當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前)若為300萬元,則給予3萬元獎補。B企業為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計劃項目的“專精特新”企業,項目獲國家撥款額1000萬元,則給予3萬元獎補。
引導企業擴大規模
對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自認定年度次年起。當年產值首次達到1億元(含)、3億元(含)、5億元(含)、8億元(含)、10億元(含)的,分別給予一次性15萬元、20萬元、25萬元、30萬元、50萬元獎勵。
例:A企業當年產值為10.5億元(且首次超過10億元),則給予50萬元獎補。
鼓勵企業掛牌上市
1.對完成股改并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功掛牌的“專精特新”企業,給予企業核心管理團隊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2.對提交北交所上市申請并獲受理的“專精特新”企業,給予企業核心管理團隊80萬元
3.對在北交所成功發行的“專精特新”企業,除享受區級上市政策外,再給予企業核心管理團隊一次性100萬元獎勵
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1.對首次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按規模以上和規模以下分別給予一次性30萬元、15萬元獎勵
2.重新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
3.首次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一次性2萬元獎勵
制定正負面清單
每年發布一批“專精特新高”白名單,對納入白名單的企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先保障土地、廠房、資金、水電氣熱等要素資源。對當年發生安全、質量事故,失信行為的企業不予入庫,且不享受當年政策獎勵。
保障措施
成立領導小組
成立安巢經開區“專精特新高”企業培育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區企業專精特新高發展工作,制定年度目標,明確任務分工,強化工作協同。
強化要素保障
強化“專精特新高”企業用地、廠房、資金等要素保障。發揮政府類投資基金引導作用,鼓勵社會資本組建專精特新高企業培育基金,加大對專精特新高企業投資力度。
優化服務環境
強化專精特新高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從工程建設審批、證照辦理到政策申報兌現,實行一站式服務,一次性告知、一網通辦理。建立專精特新高企業服務專員制度,每年發布為專精特新高企業辦實事清單,為每家專精特新高企業配套服務專員,一企一策推送“政策包”、“工具箱”。
營造宣傳氛圍
在智慧安巢系統開通專精特新高企業專欄,加大對專精特新高企業發展典型案例的宣傳推廣,營造激發企業專精特新高發展的良好環境。
以上就是關于“巢湖經開區三年行動計劃”的內容分享和政策解讀,如果想了解該大政策的對應了哪些具體政策項目,具體項目如何申報,歡迎免費咨詢,咨詢熱線:15656027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