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科技項目申報資訊
2024年陜西省各市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遴選推介申報條件要求、種類+時間好處匯集
2024年陜西省各市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遴選推介條件要求、種類+時間好處匯集如下,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10市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您解答指導!
免費指導電話:15855199550(可加v)
臥濤小編可以為您帶來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兩化融合、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推廣、SEO優化等更多項目輔導規劃。
一、指導思想
錨定建設文化強國戰略目標,全面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一批導向正確、舉措得力、成效顯著、群眾滿意的典型案例,給予廣泛宣傳推介,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賡續中華文脈,筑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
二、陜西省各市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遴選推介申報案例要求
(一)案例須對照《2024年度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指南》(附件1),體現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二)案例應在2024年度取得重要成果,已形成可借鑒推廣的典型經驗及做法。
(三)案例材料須按照《2024年度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申報書》(附件2)編寫,明確主題類別,重點突出、表述精煉,注重實例、運用數據,避免寫成一般性工作總結或情況匯報材料。字數控制在4000字左右,可配高清圖片、視頻或其他佐證材料(僅限電子版)說明。
三、陜西省各市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遴選推介申報要求
(一)案例申報主體為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各類文博單位,相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
(二)各省級文物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申報材料匯總、初核與推薦,填寫《2024年度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推薦名單匯總表》(附件3),加蓋公章后報送國家文物局,每省(自治區、直轄市)推薦數量不超過10項。
(三)中央有關文博單位、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可自行編寫案例申報書、匯總表,加蓋公章后報送國家文物局,每單位推薦數量不超過2項。
(四)申報材料一式五份、每個案例單獨裝訂,于2025年4月4日前報送至指定地址(時間以寄出郵戳為準),逾期不予受理。電子版請一并發送至聯系郵箱,并在電子郵件中注明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四、陜西省各市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遴選推介申報遴選推介
國家文物局將組織專家對典型案例進行遴選,組織案例宣傳發布、成果經驗推介轉化,在有關工作中予以支持。
附件1:2024年度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指南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應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助力構建文物事業新發展格局,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著重關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文物工作的典型場景,充分展現、持續迸發文物工作創新創造活力,著力賡續中華文脈,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文物新篇章。
一、案例定位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習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踐行新時代文物工作要求,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圍繞賦能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美好生活,著力解決文物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在加強文物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強化文物管理責任、深化文物價值研究闡釋、提高文物合理利用水平、讓文物活起來、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領作用。
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努力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中國式現代化。
一是堅持創新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文物領域各項改革,加強文物事業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實踐創新、科技創新,破除體制機制束縛,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實現類型多樣、分布廣泛、產權復雜的文物資源應保盡保的現代化。
二是堅持協調發展,凝聚多方力量,均衡配置資源,補短板、挖潛力,拓寬優質文博資源直達基層渠道,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便捷化,統籌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助推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推動實現文物保護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現代化。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效益,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實現文物保護和生態環境相得益彰的現代化。
四是堅持開放發展,落實全球文明倡議,深化文物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拓展文物對外交流合作平臺,推動文物走出去、引進來,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以文物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推動實現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現代化。
五是堅持共享發展,始終堅持文化建設著眼于人、落腳于人,主動盤活用好文物資源,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讓文物事業可知可感可見可參與,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推動實現全體人民共有共建共享的現代化。
構建新發展格局。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主動順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塑造以活力動力能力建設為核心、轉變發展方式、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新局,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全民共享的格局,實現各級各類文物有效保護、文物治理能力治理水平顯著提升、文物價值挖掘深入淺出、文物合理利用別開生面、文明交流互鑒豐富多彩的新時代文物工作大局,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二、案例示例
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應在以下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義。
(一)創新發展類
1.圍繞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等探索形成創新理論;
2.健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制機制,貫徹實施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完善法規制度體系,加強工作力量配備和資源要素整合,在以政策、法規破除制約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方面有積極成效;
3.在文物資源精細化管理、系統性保護等方面有突破性進展,在文物安全督察、社會文物管理等方面有開創性實踐,在文博服務均等化標準化便捷化、推動文物資源直達基層、文博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激勵等方面有引領性成果;
4.在文物“防、保、研、管、用”等基礎研究和急用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應用、專有裝備研制推廣等方面有變革性進步;等等。
(二)協調發展類
1.系統加強文物保護、管理、研究、利用等各方面工作;
2.落實“先考古、后出讓”“先調查、后建設”制度取得實效,統籌文物保護與老城保護、城市升級、鄉村振興;
3.推動文物工作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東北振興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4.深化文物領域“放管服”改革,提高治理效能,在依法保護文物前提下保障重大項目實施;
5.開展線性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區域文明譜系闡釋展示;
6.探索軍隊文物、工業遺產、農業遺產、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等保護利用;等等。
(三)綠色發展類
1.積極參與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依托老舊建筑改建博物館紀念館;
2.大力推行低碳建造方式、低碳技術、綠色建材、綠色施工;
3.廣泛推廣文博單位低碳運營,分區分時精細化管理;
4.有效傳承文物保護傳統材料、營造技藝;等等。
(四)開放發展類
1.主動策劃選題,聯合開展文物進出境展覽,以國際表達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展示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燦爛成就、重大貢獻,弘揚中華文化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
2.配合“一帶一路”倡議,開展聯合考古、文物保護修復、文明比較研究等取得標志性成果;
3.策劃制作語種多、覆蓋廣、反響好的文物音視頻作品、出版物等,提升中華文明國際傳播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等等。
(五)共享發展類
1.深化文物資源免費共享、素材共用、知識共研、共同開發;
2.出臺獎勵補助、減稅降費、貸款貼息、購買服務等政策,支持社會力量深度參與文物系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取得可持續成效;
3.強化文物價值研究闡釋,豐富展覽、教育、研學、文創、鑒定等高品質、多樣化產品與服務供給,繁榮文化產業,賦能社會經濟發展;以文物資源為主體積極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等等。
以上就是小編將為大家具體講解的內容,希望會對大家有個幫助!
需要咨詢商標、專利、軟著等知識產權、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兩化融合、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推廣、SEO優化等更多政策項目的請直接聯系漁漁:
免費咨詢:15855199550,微信同號,為您解答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