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動態
>
安徽科技項目申報資訊
安徽科技項目申報資訊
包河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指南:最高100萬獎補扶持
包河區推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培育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超100家,其中國家級“小巨人”企業10家,并提供最高100萬元獎補、信貸支持、上市輔導等多元政策扶持,推動企業專業化、精品化、特色化、創新化發展。本文帶您快速了解申報條件與政策紅利。包河區企業申報可咨詢小編:
包河區推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培育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超100家,其中國家級“小巨人”企業10家,并提供最高100萬元獎補、信貸支持、上市輔導等多元政策扶持,推動企業專業化、精品化、特色化、創新化發展。本文帶您快速了解申報條件與政策紅利。包河區企業申報可咨詢小編:
包河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申報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安徽、湖北、江蘇、湖南、四川、陜西等地均有公司,成立13年,經驗豐富,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綠色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兩化融合、大數據企業、首臺套、規上企業、老字號、非遺、技能大師工作室、孵化器/眾創空間、質量獎、科技成果評價、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版權、軟件著作權、工商財稅等項目材料編寫和項目規劃指導等服務,免費咨詢!
包河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有關文件精神,培育一批發展速度快、創新能力強、產品質量優、經濟效益好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全區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做優做強市場主體,為構建現代化中心城區提供有力支撐,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激勵、梯隊培育”的發展思路,全面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行動計劃,引導中小企業聚焦主業、專注研發、提升品牌,不斷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分層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全區中小企業發展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力爭到2025年,全區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超過100家,其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0家,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1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
二、培育對象及發展方向
(一)培育對象
在包河區行政區域內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創新能力強、市場競爭優勢明顯、信用良好的中小工業企業,以及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包括軟件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認證、創意設計、倉儲物流等。
(二)發展方向
1.堅持專業化發展。引導中小企業聚焦主業實業,專心細分市場,專注核心業務,重點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制一批關鍵設備和先進材料,培育專注“四基”領域、補強產業基礎和產業鏈短板的專精特新企業。
2.堅持精品化發展。引導中小企業堅持質量第一、品質至上,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以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為主攻方向,推進精益生產、精細管理、精心服務,以適配的品種、精良的品質、美譽的品牌在細分市場中占據優勢,培育擁有行業標準話語權和品牌影響力的專精特新企業。
3.堅持特色化發展。引導中小企業利用特色資源,弘揚傳統技藝和地域文化,采用獨特工藝、技術、配方或原料,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研制具有地方或企業特色的產品,形成細分領城中的比較優勢,占據獨特市場地位的專精特新企業。
4.堅持創新化發展。引導中小企業堅持創新驅動,圍繞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激發新經濟新動能,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具有鮮明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特征的專精特新企業。
三、基本原則
(一)政府引導與企業主導相結合。積極發揮政府宣傳引導和政策激勵導向作用,營造全力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充分尊重企業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鼓勵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找準特色優勢和目標定位,全面激發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路徑的內生動力。
(二)做強產業與做優企業相結合。將“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與重點產業鏈發展相結合,圍繞重點產業鏈發展集聚“專精特新”企業,通過“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帶動產業規模能級提升。
(三)分層培育與動態調整相結合。對照各級“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標準,構建“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對入庫企業分層培育、分類指導,并根據企業發展階段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形成可持續發展工作格局。
四、工作重點
(一)建立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作體系。
1.制定“專精特新”企業評定指導標準。引導企業對照各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評定指導標準,主動查找差距,積極創造條件,加快“專精特新”企業申報認定進度。(責任單位:區經信局)
2.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數據庫。根據區內企業發展階段特征,由區經信局牽頭,聯合區發改委、區科技局及各街鎮、包河經開區,精心篩選培育對象,依托“包河經濟大腦”平臺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數據庫,對入庫企業建檔畫像、對標分類,精準把握企業發展態勢。(責任單位:區經信局、區發改委、區科技局,各街鎮、大社區、包河經開區)
3.實施“一企一策”精準培育指導。加大培訓指導力度,每年定期開展有關政策宣貫和“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業務培訓工作。邀請第三方機構對培育對象進行全方位診斷,提供經營管理、技術改造、市場營銷等一攬子方案,“一企一策”研究制定培育指導意見。(責任單位:區經信局)
(二)推動重點產業鏈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4.聚焦產業鏈基礎領域提升專業化能力。圍繞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檢驗檢測、創意文化等重點產業,關注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等領域,持續開展強鏈延鏈補鏈,強化細分領域“專精特新”企業招引培育和集聚發展,提升產業發展基礎能力。(責任單位:區投促中心、區發改委、區科技局、區經信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文產辦)
5.瞄準產業鏈關鍵環節形成特色化發展。主動融入省市重點產業發展布局,立足區域產業發展基礎和資源優勢,在關鍵領域、關鍵方向上深挖發力,堅持特色化發展道路,引導企業在關鍵技術、關鍵產品上實現突破,搶占產業鏈和價值鏈關鍵性節點。(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發改委、區經信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文產辦)
6.深化產業鏈對接提升協同配套能力。整合產業鏈企業、研發平臺、服務機構等多方要素資源,開展豐富多樣的要素對接活動,支持優勢企業圍繞關鍵技術協同攻關、抱團發展,鼓勵“專精特新”企業與行業龍頭企業建立協作配套關系,助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各具特色、協同發展。(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發改委、區經信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文產辦)
(三)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融合發展能力。
7.提升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積極發揮工大智能院、安徽科技大市場等平臺載體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引導企業以產業化需求為導向、應用創新為主體,布局建設一批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發改委、區經信局)
8.推動中小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支持龍頭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促進數字技術與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鼓勵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積極拓展“5G+”、“工業互聯網+”、“AI+”等示范應用場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動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建設提標擴面,推動智能化從單項應用向綜合集成提升。(責任單位:區經信局)
9.加強中小企業品牌質量建設。加快推進“三品”戰略,引導企業通過產品更新換代和品牌效益提升,推動差異化增品種、標準化提品質、精益化創品牌。推動企業加強全面質量管理,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工作,支持企業申報各級質量獎,培育一批質量標桿企業。(責任單位:區市場監管局)
10.大力培育服務型制造新業態。鼓勵企業加快“制造+服務”融合轉型,做優做強工業設計、軟件信息服務、檢測認證等生產性服務環節,提升服務型制造增值拉動作用。大力支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發揮國家檢驗檢測集聚區、安徽省創意文化戰新基地等平臺集聚效應,補齊專業服務、高端服務短板。(責任單位:區發改委、區科技局、區經信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文產辦)
(四)構建“專精特新”企業多元政策扶持體系。
11.加大政策獎補支持力度。對新認定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連續3年按照其當年新增我市貢獻超過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給予最高100萬元獎補。對新認定為省級、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20萬元、10萬一次性獎補。
(責任單位:區經信局)
12.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優先支持“專精特新”培育庫企業申報享受民營小微助力貸、科創貸等區級財政金融產品。推薦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申報省專精特新企業信用擔保貸款業務,享受保費補貼。每年召開“專精特新”企業專場金融需求對接會不少于2次,幫助“專精特新”企業降低融資成本。(責任部門:區財政局、區金融監管局、區經信局、濱湖源泉擔保公司)
13.鼓勵“專精特新”企業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重點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板、科創板上市,分類引導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北交所、新三板掛牌,支持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入駐安徽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板。對擬上市企業按照相關政策給予分階段獎補;對在安徽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專精特新企業,每戶給予一次性獎補20萬元。(責任部門:區金融監管局)
14.加強要素支持保障。在土地、人才、用工、能源等方面對“專精特新”企業強化支持保障。支持指導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開展沙龍、圓桌交流等活動,共享技術、資金、市場等資源信息。組織“專精特新”企業管理者參加高級人才研修班、高層次人才交流等活動。(責任部門:區發改委、區人社局、區自規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強化“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的統籌部署,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專項行動。建立區領導包聯專精特新企業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二)堅持協同聯動。經信、發改、科技等經濟管理部門要密切配合,主動加強與上級部門的協調聯動,形成工作合力,整合各方面資源力量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三)營造發展氛圍。深入宣傳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系列扶持政策措施,讓企業用足用活政策,享受政策紅利。加強典型案例宣傳報道,樹立一批“專精特新”發展典型示范企業,以點帶面形成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附件:1.包河區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指導標準
(一)工信部重點“小巨人”企業培育條件
1.基礎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含已在上交所主板、科創板和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以及境外公開發行股票的)。
2.產業導向方面,屬于《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或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主導產品屬于關鍵領域“補短板”、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填補國內空白(國際空白);或與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
3.專業化程度方面,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70%以上。
4.還應同時滿足創新能力、經營管理、成長性要求。創新能力方面,截至上年末的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4%以上;且滿足以下三項條件之一: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項以上、自建或與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或行業標準1個以上。經營管理方面,取得相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如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等)。成長性方面,上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不作為第一批申報條件);或有上市計劃(已遞交申請書或已進入輔導期)。
(二)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條件
1.已獲得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或創新能力強、
市場競爭優勢突出。
2.深耕產業鏈中某個環節或某個產品,在國內細分行
業中市場占有率高。
3.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
能國內領先第一、二批:主導產品應符合《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或符合制造強國戰略明確的十大重點產、重點領域、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支柱和優勢產業。第三批:或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產品、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攻關、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的創斷產品。
4.經濟效益。近2年增速>10%,資產負債率≤70%,專業化程度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3年,占本營業收入的70%以上細分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或全省前3位,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排名靠前,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數>15%。
5.創新能力。發明專利≥2,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15;主持或者參與制訂相關業務領城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第一、二批);具備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發環境.
6.經營管理。產品生產執行標準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品認證獲得省級及以上名牌產品或馳名商標。(1)營收≥1億,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3%;(2)營收5000萬元-1億元,且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6%。(3)營收<5000萬元,近2年內新增股權融資額>8000萬元,研發投入≥3000萬元,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50%以上,在重點領域細分行業的關鍵技術上有重大突破。
(三)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培育條件
1.在安徽省內工商注冊登記、經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2.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在1億元以上(含1億元)且保持增長,納稅額在100萬元以上。
3.企業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細分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前5或全省前3。
4.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平均不低于3%。
5.企業獲得1項以上與主導產品(技術)相關的發明專利;或5項以上與主導產品(技術)相關的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
(四)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條件
1.在安徽省行政區域內進行工商注冊登記、連續經營三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規模以上的中小工業企業及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軟件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認證、研發設計、倉儲物流等)。
2.原則上經市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3.各地重點培育的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骨干企業,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最近兩年銷售收入平均增長率15%以上。
4.企業主業突出,堅持走專業化發展道路,主導產品在細分市場領域內達到全國前十名或安徽前五名,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本企業銷售收入的60%以上。
5.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或專有技術1項以上,并在生產中應用。企業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2%以上。
(五)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條件
1.在合肥市行政區域內進行工商注冊登記、連續經營兩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規模以上的中小工業企業及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軟件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等)。
2.我市重點培育的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骨干企業,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省內或者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銷售收入增長率不低于10%。
3.企業主業突出,堅持走專業化發展道路,主導產品在細分市場領域內位居國內或者省內前列,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本企業銷售收入的50%以上。
4.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或專有技術1項以上,并在生產中應用。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2%以上。
包河區通過梯度培育、政策激勵、資源整合等方式,全力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企業可結合自身優勢,選擇適合的申報路徑,積極參與培育計劃。
自2012年創立,立足安徽,服務全國(湖北、江蘇、湖南、四川、陜西等),是您值得信賴的綜合企業服務機構。
我們專注解決您的核心需求:
贏政策紅利: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規上企業、老字號、非遺、孵化器/眾創空間... 覆蓋國家及地方各級重磅政策項目,專業團隊全程代辦,提升成功率,助您搶占資源。
筑知識產權壁壘: 專利、商標、版權、軟著全鏈條申請與代理,保護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
強數字營銷: 抖音短視頻推廣引爆流量,網站定制與SEO優化提升百度排名,讓客戶主動找上門。
穩企業根基: 工商財稅咨詢、股權設計、公司注冊注銷、股權掛牌、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編制,提供專業咨詢與落地支持。
選擇臥濤,獲得三大保障:
專業高效: 十余年經驗,資深團隊精準匹配政策,流程代辦省心省力。
全面可靠: 覆蓋企業全周期發展需求,服務網絡遍及多省。
成功驗證: 助力眾多企業獲取資質榮譽、資金扶持與市場增長。
臥濤集團,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持續深耕服務,助力企業把握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
立即聯系15855157003免費咨詢 解鎖專業服務,加速您的成功!
包河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申報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安徽、湖北、江蘇、湖南、四川、陜西等地均有公司,成立13年,經驗豐富,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綠色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兩化融合、大數據企業、首臺套、規上企業、老字號、非遺、技能大師工作室、孵化器/眾創空間、質量獎、科技成果評價、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版權、軟件著作權、工商財稅等項目材料編寫和項目規劃指導等服務,免費咨詢!
包河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有關文件精神,培育一批發展速度快、創新能力強、產品質量優、經濟效益好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全區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做優做強市場主體,為構建現代化中心城區提供有力支撐,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激勵、梯隊培育”的發展思路,全面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行動計劃,引導中小企業聚焦主業、專注研發、提升品牌,不斷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分層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全區中小企業發展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力爭到2025年,全區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超過100家,其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0家,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1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
二、培育對象及發展方向
(一)培育對象
在包河區行政區域內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創新能力強、市場競爭優勢明顯、信用良好的中小工業企業,以及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包括軟件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認證、創意設計、倉儲物流等。
(二)發展方向
1.堅持專業化發展。引導中小企業聚焦主業實業,專心細分市場,專注核心業務,重點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制一批關鍵設備和先進材料,培育專注“四基”領域、補強產業基礎和產業鏈短板的專精特新企業。
2.堅持精品化發展。引導中小企業堅持質量第一、品質至上,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以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為主攻方向,推進精益生產、精細管理、精心服務,以適配的品種、精良的品質、美譽的品牌在細分市場中占據優勢,培育擁有行業標準話語權和品牌影響力的專精特新企業。
3.堅持特色化發展。引導中小企業利用特色資源,弘揚傳統技藝和地域文化,采用獨特工藝、技術、配方或原料,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研制具有地方或企業特色的產品,形成細分領城中的比較優勢,占據獨特市場地位的專精特新企業。
4.堅持創新化發展。引導中小企業堅持創新驅動,圍繞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激發新經濟新動能,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具有鮮明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特征的專精特新企業。
三、基本原則
(一)政府引導與企業主導相結合。積極發揮政府宣傳引導和政策激勵導向作用,營造全力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充分尊重企業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鼓勵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找準特色優勢和目標定位,全面激發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路徑的內生動力。
(二)做強產業與做優企業相結合。將“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與重點產業鏈發展相結合,圍繞重點產業鏈發展集聚“專精特新”企業,通過“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帶動產業規模能級提升。
(三)分層培育與動態調整相結合。對照各級“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標準,構建“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對入庫企業分層培育、分類指導,并根據企業發展階段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形成可持續發展工作格局。
四、工作重點
(一)建立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作體系。
1.制定“專精特新”企業評定指導標準。引導企業對照各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評定指導標準,主動查找差距,積極創造條件,加快“專精特新”企業申報認定進度。(責任單位:區經信局)
2.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數據庫。根據區內企業發展階段特征,由區經信局牽頭,聯合區發改委、區科技局及各街鎮、包河經開區,精心篩選培育對象,依托“包河經濟大腦”平臺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數據庫,對入庫企業建檔畫像、對標分類,精準把握企業發展態勢。(責任單位:區經信局、區發改委、區科技局,各街鎮、大社區、包河經開區)
3.實施“一企一策”精準培育指導。加大培訓指導力度,每年定期開展有關政策宣貫和“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業務培訓工作。邀請第三方機構對培育對象進行全方位診斷,提供經營管理、技術改造、市場營銷等一攬子方案,“一企一策”研究制定培育指導意見。(責任單位:區經信局)
(二)推動重點產業鏈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4.聚焦產業鏈基礎領域提升專業化能力。圍繞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檢驗檢測、創意文化等重點產業,關注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等領域,持續開展強鏈延鏈補鏈,強化細分領域“專精特新”企業招引培育和集聚發展,提升產業發展基礎能力。(責任單位:區投促中心、區發改委、區科技局、區經信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文產辦)
5.瞄準產業鏈關鍵環節形成特色化發展。主動融入省市重點產業發展布局,立足區域產業發展基礎和資源優勢,在關鍵領域、關鍵方向上深挖發力,堅持特色化發展道路,引導企業在關鍵技術、關鍵產品上實現突破,搶占產業鏈和價值鏈關鍵性節點。(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發改委、區經信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文產辦)
6.深化產業鏈對接提升協同配套能力。整合產業鏈企業、研發平臺、服務機構等多方要素資源,開展豐富多樣的要素對接活動,支持優勢企業圍繞關鍵技術協同攻關、抱團發展,鼓勵“專精特新”企業與行業龍頭企業建立協作配套關系,助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各具特色、協同發展。(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發改委、區經信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文產辦)
(三)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融合發展能力。
7.提升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積極發揮工大智能院、安徽科技大市場等平臺載體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引導企業以產業化需求為導向、應用創新為主體,布局建設一批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責任單位:區科技局、區發改委、區經信局)
8.推動中小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支持龍頭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促進數字技術與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鼓勵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積極拓展“5G+”、“工業互聯網+”、“AI+”等示范應用場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動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建設提標擴面,推動智能化從單項應用向綜合集成提升。(責任單位:區經信局)
9.加強中小企業品牌質量建設。加快推進“三品”戰略,引導企業通過產品更新換代和品牌效益提升,推動差異化增品種、標準化提品質、精益化創品牌。推動企業加強全面質量管理,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工作,支持企業申報各級質量獎,培育一批質量標桿企業。(責任單位:區市場監管局)
10.大力培育服務型制造新業態。鼓勵企業加快“制造+服務”融合轉型,做優做強工業設計、軟件信息服務、檢測認證等生產性服務環節,提升服務型制造增值拉動作用。大力支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發揮國家檢驗檢測集聚區、安徽省創意文化戰新基地等平臺集聚效應,補齊專業服務、高端服務短板。(責任單位:區發改委、區科技局、區經信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文產辦)
(四)構建“專精特新”企業多元政策扶持體系。
11.加大政策獎補支持力度。對新認定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連續3年按照其當年新增我市貢獻超過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給予最高100萬元獎補。對新認定為省級、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給予20萬元、10萬一次性獎補。
(責任單位:區經信局)
12.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優先支持“專精特新”培育庫企業申報享受民營小微助力貸、科創貸等區級財政金融產品。推薦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申報省專精特新企業信用擔保貸款業務,享受保費補貼。每年召開“專精特新”企業專場金融需求對接會不少于2次,幫助“專精特新”企業降低融資成本。(責任部門:區財政局、區金融監管局、區經信局、濱湖源泉擔保公司)
13.鼓勵“專精特新”企業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重點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板、科創板上市,分類引導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北交所、新三板掛牌,支持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入駐安徽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板。對擬上市企業按照相關政策給予分階段獎補;對在安徽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專精特新企業,每戶給予一次性獎補20萬元。(責任部門:區金融監管局)
14.加強要素支持保障。在土地、人才、用工、能源等方面對“專精特新”企業強化支持保障。支持指導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開展沙龍、圓桌交流等活動,共享技術、資金、市場等資源信息。組織“專精特新”企業管理者參加高級人才研修班、高層次人才交流等活動。(責任部門:區發改委、區人社局、區自規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強化“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的統籌部署,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專項行動。建立區領導包聯專精特新企業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二)堅持協同聯動。經信、發改、科技等經濟管理部門要密切配合,主動加強與上級部門的協調聯動,形成工作合力,整合各方面資源力量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三)營造發展氛圍。深入宣傳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系列扶持政策措施,讓企業用足用活政策,享受政策紅利。加強典型案例宣傳報道,樹立一批“專精特新”發展典型示范企業,以點帶面形成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附件:1.包河區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指導標準
(一)工信部重點“小巨人”企業培育條件
1.基礎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含已在上交所主板、科創板和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以及境外公開發行股票的)。
2.產業導向方面,屬于《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或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主導產品屬于關鍵領域“補短板”、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填補國內空白(國際空白);或與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
3.專業化程度方面,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70%以上。
4.還應同時滿足創新能力、經營管理、成長性要求。創新能力方面,截至上年末的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4%以上;且滿足以下三項條件之一: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項以上、自建或與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或行業標準1個以上。經營管理方面,取得相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如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等)。成長性方面,上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不作為第一批申報條件);或有上市計劃(已遞交申請書或已進入輔導期)。
(二)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條件
1.已獲得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或創新能力強、
市場競爭優勢突出。
2.深耕產業鏈中某個環節或某個產品,在國內細分行
業中市場占有率高。
3.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
能國內領先第一、二批:主導產品應符合《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或符合制造強國戰略明確的十大重點產、重點領域、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支柱和優勢產業。第三批:或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產品、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攻關、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的創斷產品。
4.經濟效益。近2年增速>10%,資產負債率≤70%,專業化程度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3年,占本營業收入的70%以上細分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或全省前3位,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排名靠前,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數>15%。
5.創新能力。發明專利≥2,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15;主持或者參與制訂相關業務領城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第一、二批);具備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發環境.
6.經營管理。產品生產執行標準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品認證獲得省級及以上名牌產品或馳名商標。(1)營收≥1億,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3%;(2)營收5000萬元-1億元,且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6%。(3)營收<5000萬元,近2年內新增股權融資額>8000萬元,研發投入≥3000萬元,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50%以上,在重點領域細分行業的關鍵技術上有重大突破。
(三)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培育條件
1.在安徽省內工商注冊登記、經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2.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在1億元以上(含1億元)且保持增長,納稅額在100萬元以上。
3.企業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細分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前5或全省前3。
4.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平均不低于3%。
5.企業獲得1項以上與主導產品(技術)相關的發明專利;或5項以上與主導產品(技術)相關的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
(四)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條件
1.在安徽省行政區域內進行工商注冊登記、連續經營三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規模以上的中小工業企業及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軟件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認證、研發設計、倉儲物流等)。
2.原則上經市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3.各地重點培育的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骨干企業,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最近兩年銷售收入平均增長率15%以上。
4.企業主業突出,堅持走專業化發展道路,主導產品在細分市場領域內達到全國前十名或安徽前五名,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本企業銷售收入的60%以上。
5.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或專有技術1項以上,并在生產中應用。企業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2%以上。
(五)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條件
1.在合肥市行政區域內進行工商注冊登記、連續經營兩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規模以上的中小工業企業及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軟件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等)。
2.我市重點培育的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骨干企業,在技術、市場、質量、效益等方面處于省內或者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先進性和示范性。銷售收入增長率不低于10%。
3.企業主業突出,堅持走專業化發展道路,主導產品在細分市場領域內位居國內或者省內前列,主導產品銷售收入占本企業銷售收入的50%以上。
4.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或專有技術1項以上,并在生產中應用。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2%以上。
包河區通過梯度培育、政策激勵、資源整合等方式,全力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企業可結合自身優勢,選擇適合的申報路徑,積極參與培育計劃。
自2012年創立,立足安徽,服務全國(湖北、江蘇、湖南、四川、陜西等),是您值得信賴的綜合企業服務機構。
我們專注解決您的核心需求:
贏政策紅利: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規上企業、老字號、非遺、孵化器/眾創空間... 覆蓋國家及地方各級重磅政策項目,專業團隊全程代辦,提升成功率,助您搶占資源。
筑知識產權壁壘: 專利、商標、版權、軟著全鏈條申請與代理,保護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
強數字營銷: 抖音短視頻推廣引爆流量,網站定制與SEO優化提升百度排名,讓客戶主動找上門。
穩企業根基: 工商財稅咨詢、股權設計、公司注冊注銷、股權掛牌、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編制,提供專業咨詢與落地支持。
選擇臥濤,獲得三大保障:
專業高效: 十余年經驗,資深團隊精準匹配政策,流程代辦省心省力。
全面可靠: 覆蓋企業全周期發展需求,服務網絡遍及多省。
成功驗證: 助力眾多企業獲取資質榮譽、資金扶持與市場增長。
臥濤集團,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持續深耕服務,助力企業把握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
立即聯系15855157003免費咨詢 解鎖專業服務,加速您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