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項目申報資訊
標準化專項項目視同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項目,要有標準成果!2025年度安徽省質量基礎設施標準化專項申報指南!小編現將政策項目申報事宜總結如下,如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為您解答指導!
咨詢電話:18715034835(微信同號)
一、支持方向
圍繞我省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充分發揮質量基礎設施效能,開展重點產業質量強鏈標準研究與應用,打造高效優質的產業鏈供應鏈,提升整體韌性和安全水平。2025年質量基礎設施標準化專項申報指南見文章末尾。
二、申報要求
(一)項目績效目標中應有明確的標準成果,牽頭申報單位應主導制定(第一起草單位)省級地方標準(報批稿),或參與制定(起草單位中排名前三)省級以上標準(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報批稿)不少于1項。標準成果為省級地方標準的,應符合地方標準制定范圍,且未列入市場監管總局《地方標準制定負面清單》。
(二)項目申報單位為符合《安徽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明確的申報主體條件的法人單位,有較強的創新能力、人才團隊和科研基礎條件保障,運行管理規范,社會信用記錄良好。鼓勵企業牽頭,聯合上下游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組團申報項目。
(三)項目申報單位須有一定的研發投入,原則上應建有相關領域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未建有上述平臺的單位,應具備較為完備的科研基礎條件,研發投入較高、財務狀況較好。牽頭申報單位為企業性質的,須提供2022—2024年3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審計報告和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成立時間不足3年的,按實際會計年度提供,數據與系統一致;牽頭申報單位為高校、科研院所、三甲醫院(含三級專科醫院)等事業單位及民非性質的新型研發機構的,須提供2024年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事業單位調查表中的JG1-08表,軍事單位因保密需要,可不提供研發投入材料。
(四)原則上,每個領域同一單位限申報1項。申報單位同一個項目只能通過一個推薦單位向一個部門申報,不得多頭申報和重復申報,并承諾本次申報的項目主要研發內容未獲得國家和省級有關部門立項支持。
(五)項目申報單位(高校院所指內設學院或研究所)和主持人承擔的省科技重大專項和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含質量基礎設施標準化專項項目),近3年內有逾期未申請結題驗收、撤銷、不通過驗收情況的,不得申報。
(六)項目由多個單位聯合申報的,應明確1個牽頭申報單位,由牽頭單位與各合作單位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明晰各方責任和權利、承擔的工作任務、資金投入額度與分配額度以及項目實施形成的固定資產和科技成果權益歸屬等。
(七)項目主持人應具有領導和組織開展創新性研究的能力,社會信用記錄良好,保證有足夠時間投入研究工作,原則上應為申報單位在職人員,且為實際主持該項目研究的人員,如非在職人員,須由申報單位出具正式聘用合同,聘用時間原則上須覆蓋項目實施周期。
(八)項目主持人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7周歲(1968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院士不超過67周歲(1958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超齡原則上不得申報,如確要申報,由項目申報單位出具能確保項目可履約實施的承諾函(如返聘、延遲退休等)。
(九)項目主持人沒有主持在研省科技重大專項和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含質量基礎設施標準化專項項目)。同一個主持人每年度限申報1個省科技重大專項或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或省科技創新攻堅計劃項目。
(十)申報項目涉及人體被試和人類遺傳資源的科學研究,須尊重生命倫理準則,遵守《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等國家相關規定,嚴格遵循技術標準、倫理規范和倫理審查標準。涉及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要遵守國家實驗動物管理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及有關規定,使用合格實驗動物,在合格設施內進行動物實驗,保證實驗過程合法,實驗結果真實、有效,并通過實驗動物福利和倫理審查。
三、支持方式
按照A類項目(國際標準)40萬元/項、B類項目(國家標準、行業標準)20萬元/項給予支持,C類(省級地方標準)經費自籌。資助額度少于申請額度的,差額部分由項目承擔單位自籌解決,無力解決的視為放棄立項資格。項目實施周期一般不超過三年。
四、申報程序
(一)項目申報。項目申報單位應按照申報指南要求,選擇適合領域填寫項目申報書,報歸口單位審核。歸口單位應對申報單位填報信息的真實性、合規性和相關責任主體信用記錄等進行審核,并將推薦的項目匯總后報省市場監管局。其中,企業和市屬及以下單位由各市市場監管局負責推薦;省屬及以上本科高校、科研機構等單位直接向省市場監管局推薦。項目申報、推薦工作2025年10月7日截止,逾期不予受理。
(二)材料報送。
1.請項目歸口單位將推薦項目公函、匯總表(須加蓋單位印章)通過EMS郵寄至省市場監管局科技信息化處(地址:合肥市包河區延安路13號);推薦項目公函、匯總表、申報書電子版(蓋章掃描件和word版)發送至指定郵箱;項目申報書紙質版(一式三份)待項目通過評審、公示后通過EMS郵寄至省市場監管局科技信息化處,未公示項目無需報送紙質材料。電子版材料請按照“申報領域+歸口管理單位+項目名稱”(例如:新能源汽車+合肥市市場監管局+新能源汽車智能電控系統評價標準研究)的格式統一命名。
2.省市場監管局根據各單位推薦情況,組織開展項目受理、形式審查、評審論證,經公示無異議后,會同省科技廳下達立項計劃,并簽訂項目合同書。
2025年質量基礎設施標準化專項申報指南
一、新能源汽車
1.新能源汽車基礎標準研究。圍繞新能源汽車基礎共性、電控技術、智能輔助駕駛、車用軟件、標準體系等前沿技術開展標準研制。
2.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標準研究。圍繞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開展高強度、輕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動力電池性能測試等關鍵技術標準研制。圍繞新能源汽車底盤系統,開展線控轉向系統、線控制動系統全套軟硬件開發關鍵技術標準研究。
3.新能源汽車應用標準研究。聚焦新能源汽車真實和應用場景,加快新能源汽車銷售及售后服務、緊急救援服務、二手車交易、車網互動、電池拆解和回收利用等后市場領域標準研制,引領汽車后市場規范、健康發展。
二、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基礎標準和體系建設研究。開展人工智能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建設,推動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標準體系和安全智能評測標準體系的建設。構建和完善大模型產業鏈相適配的標準體系。
2.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標準研究。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開展特種設備智慧監管和實操智慧評價、資產管理數字化、城市生命線及城市運行、智慧醫療、數智農業等人工智能應用關鍵技術標準研究。
3.人工智能效果評價標準研究。圍繞“能力評測先行,兼顧通用技術和行業應用,安全可信作為基座”的思路,分步驟攻關制定認知智能大模型能力評測、效果評估、模型安全、技術選型和應用推廣關鍵環節技術標準研究。加快推動自主技術向自主標準轉化,制定出臺一批數據安全、算法透明度和模型可解釋性等方面急需的關鍵標準。
三、綠色低碳
1.綠色低碳產業培育標準研究。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虛擬電廠、電站鍋爐摻氨燃燒技術等標準研制。加強核聚變工程及衍生技術標準轉化,加快推進超導、加熱、材料、安全防護等關鍵技術標準研制。開展氫能產業發展技術標準體系研究,加強氫能領域標準研制,聚焦制氫裝備安全、氫儲存和輸運裝備安全等領域研究,以標準促進技術轉化,帶動產業發展。
2.低碳綠色化協同支撐標準研究。開展鍋爐大氣污染物、油氣裝備有機廢氣處置技術、鍋爐等排放標準,研制電鍍、光伏、釀造、紡織染整、煤炭開采等重點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定。開展紡織品數字護照(DPP)標準體系及應用研究。開展涵蓋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設計開發、生產過程管理、監視測量、營銷及售后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標準體系研究,支撐技術創新以及產業安全、規模化發展。
3.補齊資源綜合利用標準研究。開展資源循環利用、節能產品等重點領域的技術標準研制。研制報廢機動車拆解廢棄物、廢舊鋰離子動力電池、電動自行車報廢和拆解、利廢建材、機械回收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再生塑料分類、性能評估和可追溯等回收利用標準,暢通循環利用產業鏈。
關于2025年度安徽省質量基礎設施標準化專項申報事宜,如有疑問或申報意向可咨詢小編!
申報免費咨詢:18715034835(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提供項目申報代辦、知識產權、政府補貼政策、工商注冊、代賬調賬、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申報材料編寫、股改掛牌上市咨詢等服務)